xsjszcz@126.com 18936293836

改进密封装置解决油缸漏油

2013-01-04

作者:韩成贺 王天赦

  摘 要:通过实例说明合理地改进密封装置,就能很好地解决液压设备的漏油问题。
  关键词:液压设备;油缸;密封装置;密封
  就目前我国液压设备的使用情况而言,漏油现象相当普遍。漏油不仅降低设备的效率,造成能量损失,浪费工作油液,而且污染机器设备和工作环境,形成不安全隐患。漏油的产生,除密封元件质量不稳定或损坏,密封部分零件的加工精度不高外,密封装置结构不合理也是产生漏油的一个重要原因。因此,在不影响设备使用功能的前提下,要对不合理的密封装置进行改进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,曾通过改进密封装置,成功地解决了两台液压设备主油缸的漏油问题。
  1 液压推车机油缸密封装置的改进
  该液压推车机用于我公司隧道式烘烤窑,属流水线上的热工附属设备。推车油缸为双作用活塞式,缸径150mm,杆径90mm,行程1800mm,额定推车力100kN。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前缸盖处漏油。屡次更换密封圈,但仍未能解决问题。由于停机检修频繁,直接威胁流水线生产和产品质量。
  通过对该油缸前缸盖的密封装置进行分析,发现漏油的原因是该处的密封装置不合理,换装YX型密封圈时将其密封唇口破坏所致。如图1所示,在换装密封圈时,需先拆下前缸盖,取下旧密封圈,将新密封圈装入沟槽,再将装好密封圈的前缸盖套入活塞杆。因活塞杆前端螺纹处有凸台,装入时缸盖内的密封圈受到沟槽约束不能向外膨胀,且装入方向正对密封圈唇口,因此用力装入后即将密封圈的唇口切掉,使密封圈密封失效而造成漏油。这种密封装置不仅易损坏密封圈,且每次换圈时都要拆下前缸盖,造成油缸前腔油液流失。
图1 改进前的密封装置
  1.活塞杆;2.防尘圈;3.前缸盖;4.YX型密封圈
  对密封装置的改进如图2所示。改进后换装密封圈时,不必拆下前缸盖,只拆新增加的小压盖,用钩子取出旧圈,再套入一个新圈,压紧小压盖即可。由于密封圈向活塞杆套入时,外径无约束,因此不会划伤密封唇口。改进后,不仅前缸盖处的漏油问题得到解决,而且换圈时不用再拆下前缸盖,节省了维修时间,前腔油也不会流失和污染环境。
图2 改进后的密封装置
  1.小压盖;2.YX型密封圈
  2 窑车升降机油缸密封装置的改进
  该窑车升降机用于我公司隧道窑,其升降油缸为单作用柱塞式,柱塞直径250mm,升程1000mm,额定升力200kN,其密封装置如图3所示。柱塞与导向铜套的密封采用YX型密封圈,导向铜套与缸体的密封采用两道O型密封圈。该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良好,但更换时却极不方便。每次更换需先拆去柱塞,打开缸盖,再拆下导向铜套,才能取下这两道O型密封圈。由于受导向铜套与缸体配合和O型密封圈预压膨胀的影响,导向铜套很难拆下。为此我们曾制做了一套工装,虽然费力地将其拆下,但极易造成导向铜套变形或毛边,使柱塞不易装入,需重做新的或修配导向铜套,使每次更换密封件都要耗费较长时间。而该机属于流水线上热工附属设备,不允许有较长的停机待修时间。这样在生产实际中即使密封圈已损坏漏油,但为了满足生产需要也不能停机修理,因此造成液压油连续泄漏,既污染工作环境,又造成油液浪费。
图3 改进前的密封装置
  1.缸体;2.缸盖;3.柱塞;4.防尘圈;5.导向铜套;6.Yx型圈;7.O型圈
  通过认真分析研究,对该密封装置进行了改进。如图4所示,将缸盖的止扣处倒角为11.2×45°,在缸盖的倒角与导向铜套上面形成的截面为三角形的环形空间里,装入一道截面为8.5mm的O型密封圈。密封着自导向铜套与缸体配合间隙的泄漏油,其效果与原来的密封装置一样。改进后每次更换密封圈时非常简便,不用再费力费时地去拆导向铜套,使检修时间大大缩短,成本费用相应降低,有效地避免了液压油的泄漏。
图4 改进后的密封装置
  1.O型密封圈
  从以上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出,只需对密封装置的不合理部分进行改进,就可解决液压设备看似不易解决的漏油问题。目前,液压设备广泛用于各个行业,而其设计者或生产者又不可能全面了解每个行业对它的具体要求。只有在生产使用中通过具体分析,合理地改进密封装置,使其符合设备的使用条件和维修要求,才能很好地解决液压设备的漏油问题。
  作者简介:韩成贺 男,1964年生,工程师,主要从事机械设计、设备管理工作。
  作者单位:洛阳耐火材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(471039)
来源:《机械工程师》1999年第5期